看着站在木料前那挂着满足笑脸的她,总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河北承德县下板城镇,沿着公路,就能看见潘大姐家里那堆得如小山的板材垛,一路进去都是木头的清香,也许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造就了她乐观、自信的心态。
过去吃的苦 回忆起来都是甜
可以说,她是改革开放初期激流勇进的一批,也是村里最早一批脱离土地开始自己经营之路的。20岁左右的年纪,现在还坐在大学的课堂里学习知识,而在那个年代,已经担负起了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硬是靠着自己的那股闯劲,走了出来。
什么都要尝试一下才能知道要干什么,潘大姐和丈夫两个人做的很多买卖都是跨行的,跑长途大货车,做酿酒,经营汽车修理厂,开叉车,只要别人说能赚到钱,他们就要去尝试一下,这一跑就是20多年,一直没有安定下来。
成天在外奔波,没日没夜,吃在路上,睡在路上的日子,感觉总是没有尽头。随着手里攒下了点钱,她也盼着有个稳定的住处,一家老小在一起过个安稳的年。“回忆起来,之前那些的辛苦付出,都是为了让现在更好地生活。”潘清雅说。
现在的生活 满足而又幸福
在加工厂外还没有修路的时候,潘大姐她们就看好了现在的场地,并买了下来,成为自家固定经营买卖的场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潘大姐家的场地离林场不远,有着独特的优势,木材加工成为她的首选。
2012年,刚起步的潘大姐为了承包林地找到中和农信,与村里的几个姐妹组成小组贷款,申请8000元用于经营周转,如今潘大姐加工厂一年的收入能达到30万元。
随着加工厂规模的扩大,需要的设备、周转资金也越来越多。“现在加工厂里很多的设备都要时常更新,不更新设备,就跟不上形势,很多的订单就加工不了,现在看见的几个设备都是去年在中和农信贷款的帮助下购买的。”潘清雅指着傍边的木材破碎机说。
活到老干到老 未来只会更好
人生就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对于潘大姐来说,加工厂里的设备很是金贵,很多设备她都是第一个学习如何使用,直至非常熟练,如今加工厂里的带锯、盘锯等她都能轻松操作。
加工厂需要24小时全天看管,虽然有电子设备的帮助,但是潘大姐和丈夫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加工厂里。“生命在于运动,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就是苦日子过来的,不去抱怨生活,60岁只是一个数字,活到老干到老吧。”潘清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作为一家专注服务农村小微客户的综合助农机构,截止2020年12月末,中和农信的业务覆盖至全国20个省的十万多个村庄,380多家分公司/营业部,累计超过700万农村百姓从中受益。
未来,中和农信将始终以“服务农村最后一百米”为使命,遵循“诚信至上、客户为尊、守正出奇”的价值观,使“助农”服务真正落实到山水之间、百姓身边,帮助许许多多像潘大姐一样,能吃苦,肯吃苦,敢于拼搏的人,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早日实现美好生活。
湖北都市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湖北都市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湖北都市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湖北都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湖北都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