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德控股集团董事长牛留栓对记者这样说:第一次听到有人说“马云搞垮了实体经济”这句话时,我想到那些门可罗雀的服装小店,觉得这句话好像没什么错。
再一次听到有人抱怨“马云搞垮了实体经济”这句话时,我想到了苹果、小米、华为纷纷开了体验店,想到了年轻人最爱逛的宜家、H&M、ZARA、MUJI的门店,想到了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我突然很赞同马云对此的回应——“中国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而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
为什么“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呢?
归根结底,是你的营销方式出了问题——你的体验营销做得不好,至少是不够好。
体验营销,就是通过看(See)、听(Hear)、用(Use)、参与(Participate)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联想(Relate)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重新定义、设计的一种思考方式的营销方法。
对于消费者来说,体验是消费的核心,是消费的终极目的,所有的消费都是在获得体验,这点从未改变。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斯坦利•莱波哥特在《追求幸福:20世纪的美国消费者》一书中所说:“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街边集市采购,他们只是为了获得自身所需的体验。”
美国财经专家大卫•希瑞克曾在《营销革命》一书中指出:“顾客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他们在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的体验才是是购买行为与品牌经营的关键。营销工作就是通过各种媒介,刺激顾客的感官与情感,引发思考、联想,使其行动和体验,并且通过这种体验,不断传递品牌或产品的好处。”可以说,如果营销是一门艺术,体验营销堪称是艺术中的艺术。
如何掌握体验营销这门艺术中的艺术呢?读完优德控股集团董事长牛留栓所著的《体销为王》这本书后,我似乎掌握了一些诀窍——敬天爱人、工匠精神、口碑至上、甘做“客户的仆人”、行王道、天道酬勤、人文精神、驭势前行。这些字眼听起来就很有艺术范儿,而作者为了更好地展现体验营销这门艺术,在文字的处理上也运用不少的艺术手法,使得整本书读起来轻松有趣,却又干货满满,令人受益匪浅。
1.语言通俗、口吻亲切
作者通过一系列通俗易懂的语言、亲切随和的口吻,让读者觉得仿佛在聆听一个亲密的朋友在娓娓道来他对体验营销的感悟,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比如“今天,如果你有机会亲临法国,我建议你到巴黎郊外一个叫庞坦的地方去实地察看一下爱马仕的皮革工作室,因为那个小小的工作室里蕴藏着不少爱马仕成功的秘密。”
2.旁征博引
书中列举了许多通过体验营销大获成功的企业案例,比如从听觉、视觉、嗅觉三个维度立体打造体验感是的星巴克,激发用户参与感的小米,让顾客在吃火锅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用餐的愉悦与快乐的海底捞火锅,懂得给消费者带入幸福感的方太厨电,对所有入住过的客户建立档案、详细地记载其性格爱好与生活习惯的上海锦江饭店,等等,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体验营销的重要性及具体操作。
3.结合社会热点
结合一些社会热点,作者更好地阐述了自己对体验营销的看法,比如对于2017年4月9日晚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强行迫使一位乘客下机事件,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是:“美联航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答案就是:他们忘记了一点——让一个企业得以生存的,是顾客!”“美联航的案例印证了一句中国的俗话——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谁都知道要先让顾客满意,但一到具体的落实上,问题就冒出来了。”
4.推崇传统文化
作者是留余文化、老子文化等传统文化的推崇者,尤其特别推崇留余文化,“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我都一直信奉“留三分余地于人”的留余原则: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度量于己……”可以说,作者是留余文化的坚决拥护者和践行者,作者认为把留余文化放在体验营销的背景中来看,就是寻找利益与服务的平衡点,让消费者尽可能觉得物超所值,这点与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所说的“利他”精神不谋而合。
作者还在书中多次提到老子的《道德经》、《周易》等传统文化,对这些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管理学理念进行解读。比如,“老子说过:‘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如果能像爱自己那样去爱员工,必然可以获得员工的心,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如果能像爱自己那样去爱客户,为客户着想,为客户谋幸福,自然能激发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如果你想掌握体验营销这门艺术,不妨听听牛留栓这位在体验营销领域积累了十几年经验的商界青年才俊之言,肯定能对你有所助益。
湖北都市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湖北都市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湖北都市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湖北都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湖北都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